问题 |
原 因 |
解决方法 |
咬底 |
1)上下涂层不配套
2)上下层的施工间隔时间不够
3)底层未干透,而面漆的溶解力太强 |
1)使用性质相合的漆料,或采用湿碰湿工艺或控制其施工时间
2)延长上下层的施工间隔时间
3)底层彻底干透后方可施工面漆,应配套使用厂家的稀释剂 |
桔皮 |
1)施工粘度偏高,稀释剂加量太少
2)稀释剂挥发太快或溶解力不够
3)喷涂时压力太高或太低造成漆液流不平
4)喷枪离被喷工件太近或太远
5)施工环境中风速过大将湿膜吹破
6)调油后搁置时间过长才施工 |
1)加足稀释剂,降低施工粘度
2)配套使用稀释剂
3)调整喷涂压力
4)调整喷枪与被喷工件的距离
5)防止在风速过大的环境中施工
6)一次不要调油过多,调油后应尽快用完 |
刷痕或
流不平 |
1)涂料的施工粘度过高
2)底层尚未干透,层间间隔时间不够
3)底层未处理好
4)涂料粘度太低,刷毛不齐,较硬 |
1)可加入少量稀释剂,调节施工粘度至合适范围内
2)层间间隔时间要充分,一定要保证底层干透
3)底层一定要对开好、打磨好
4)涂料粘度不可太低,施工一定要用较好羊毛刷 |
流挂 |
1)一次性刷得太多太厚,重涂时间太短
2)刷漆时漆刷苏漆太多而未涂刷均匀
3)刷毛太软,漆液太稠刷不平;刷毛太短,漆液太稀
4)喷嘴过大,喷嘴与物面距离太近,喷涂量太多
5)温度高,温度低,干燥过慢 |
1)应采用薄刷多道,延长重涂时间
2)漆刷一次苏漆不能太多,要涂刷均匀
3)调节施工粘度、漆液稀,刷毛要软;漆液稠,刷毛宜短
4)调整喷枪与被喷物的距离,每次喷涂不宜太厚
5)适当使用些干燥稀释剂 |
针孔 |
1)施工场所中温度过高、温度过大
2)稀释剂中含水率偏高
3)固化剂加量太多,或错用固化剂
4)一次性厚涂,表面干燥过快
5)调油搅拌后静置时间不够
6)底层处理不当或有油污等污染物 |
1)注意施工场所的温、湿度,夏天温度过高要相应减少固化剂并适当加些慢干溶剂( CAC 、环己酮)
2)请配套使用稀释剂
3)按正常比例调油并充分搅拌均匀
4)刷涂时不宜涂刷过厚,应分两次或多次施工
5)搅拌均匀后应静置 5—10 分钟后才能使用
6)底层要打磨平整并保证无油污等污染物 |
剥离 |
1)被涂物表面不洁、附着油、水、灰尘蜡、清洁液等。
2)被涂物表面光滑未经充分打磨
3)底面漆配套性不好
4)底层未经干透即施工面漆
5)固化剂加量太多,漆膜太脆
6)使用过期已变质的油漆和固化剂
7)调好的漆油放置时间太长 |
1)彻底清洁被涂层
2)充分打磨底层
3)选用性质相同的配套产品
4)待底层完全干透后才予面涂
5)按正常比例加入固化剂
不要使用已变的漆油和固化剂
7)一次性不要调油过多,快胶化和已胶化的漆油勿用 |
漆膜
慢干 |
1)固化剂加量不足
2)气温太低造成漆膜干燥速度慢
3)一次性涂膜过厚或层间间隔时间短
4)使用含水、醇高的稀释剂
5)被涂物表面不清洁、物体或底漆上有蜡质、油质、盐类、碱类等污物 |
1)按比例加足固化剂
2)在正常室温下施工
3)分两次或多次施工,延长间隔时间
4)配套使用稀释剂
5)涂漆前,对被涂物一定要进行表面清洁处理,确保表面无油污,并用封闭漆进行封闭 |
发白 |
1)施工环境温度太高,温度太大相对温度超过 80%
2)透明腻子刮得太厚
3)稀释剂挥发速度过快
4)稀释剂中水份含量过高 |
1)加入 3—5% 的化白水或暂停施工
2)透明腻子薄刮,并尽量打磨掉
3)配套使用稀释剂
4)同上 |
失光 |
1)打磨面较粗糙,有砂眼
2)稀释剂溶解力不够或挥发速度过快
3)施工粘度过高,漆膜流平不佳(如起刷痕)
4)天那水加量过多或漆膜未达到一定厚度
5)调油后搁置时间过长
6)施工环境温度过高,温度过大 |
1)选择较细的砂纸认真打磨好
2)配套使用稀释剂
3)将漆油调整至 -- 合适粘度
4)适量加入稀释剂,漆膜喷至一定厚度
5)一次性不要调油过多,调油后应尽快用完
6)要选择合适的施工环境,可适当加入 3—5% 化白水 |
火山口 |
1)被涂物表面沾有石蜡、油污、手垢等污物
2)工作环境被污染
3)空压机中有机油出或有水 |
1)被涂物避免污染且需打磨彻底
2)作业场所器具避免油污、蜡等污染
3)使用油水分离器分离,并定期排水,雨小时一次 |
起粒 |
1)施工环境不清洁,尘埃落在漆面上
2)漆刷内有灰尘颗粒,或有干的碎皮等杂物
3)施工时未过滤,有杂质混入漆中
4)涂漆前底层清洁处理不当,特别是装修,墙边、墙角、窗台上的灰尘未揩干净
5)稀释剂溶解力不足,无法充分溶解涂料
6)调油后搁置时间太长,部分已胶化喷嘴太小,压力太大,喷嘴与物面距离太远,雾化不良,通风不合理,
7)漆雾返落在忆涂好的物面上。 |
1)涂漆前应清扫场地
2)涂漆前应检查刷子是否干净,并用铲子反复铲除毛刷内的遗物,用稀释剂清洗毛刷
3)配漆完毕应进行过滤
4)应对打磨过的底材进行清理干净
5)配套使用稀释剂
6)一次性不要调油太多,调油后应尽快用完
7)熟悉喷枪使用方法,设计好喷房通风设备 |
龟裂 |
1)木材含水率过高,致使收缩
2)下层漆尚未干燥,即进行面涂
3)固化剂添加过量
4)上、下层涂料性质不合,不配套
5)底灰油性少,易收缩,填补不充分 |
1)木材含水率应干燥至 10% 以下
2)待底层完全干燥后再予上涂
3)按正常比例添加固化剂
4)慎重选择涂料间的搭配
5)填补充分,不留裂纹 |
起泡 |
1) 底材含水率偏高
2) 一次性涂层太厚或连续施工涂层层间间隔时间太短
3) 稀释剂挥发速度太快
4) 底材表面木眼深,填充困难,施工后白坯的气体向外膨胀顶起漆膜,引起起泡
5) 物面含水率高,环境温度太高,温度太大,通风不佳
6) 漆油施工粘度太高
7) 喷涂空气压力过高,涂料混入空气过多 |
1) 注意木材含水率,可烘干后再用
2) 分多次施工,多次涂装时,延长层间间隔时间,让下层充分干燥
3) 选择慢干稀释剂
4) 刮透明腻子充分填补木眼,在刷漆前先刷一遍封闭底封闭缝隙,排出木眼中空气
5) 改善施工环境,物面应干燥,被涂面水磨后晾干 2—3小时以上
6) 适当调整施工粘度
7) 调整适当的空气压力,减少空气的混入 |